温情调解化纠纷,银发老人得“薪”安 发布时间:2025-06-27 17:49:23
“太感谢你们了,要不是法院帮忙,我真不知道这钱啥时候才能要回来!”近日,在解放区人民法院调解室内,68岁的退休老人刘大爷握着调解员的手,眼眶泛红,连声道谢。至此,这起困扰老人长达 22 个月的拖欠工资纠纷,在法院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,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刘大爷本已到了含饴弄孙、安享晚年的年纪,但出于生活需要,2023年2月,刘大爷选择到一家养老院从事工作。工作期间,刘大爷勤勤恳恳,将负责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。然而,自入职起,养老院便以经营困难为由拖欠工资。起初,负责人多次承诺尽快发放,却屡屡食言。2025年1月,刘大爷无奈离职,养老院向其出具欠条,明确载明拖欠20个月工资,共计48000元。此后,刘大爷多次催讨无果,最终向解放区法院提起诉讼。
案件进入法院后,考虑到刘大爷年事已高,且事实清晰、证据充分,法院立即启动涉民生案件“绿色通道”,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,力求以最快速度、最温和方式帮老人讨回血汗钱。
调解过程中,养老院负责人坦言,受市场环境冲击,养老院运营举步维艰,资金周转严重困难,并非恶意拖欠,希望能分期支付工资。但调解员深知,分期支付存在变数,老人急需这笔钱维持生活。为此,调解员多次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,一方面耐心倾听刘大爷诉求、安抚其焦虑情绪;另一方面向养老院负责人释法说理,阐明拖欠工资需承担的法律责任,强调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。同时,结合养老院实际经营状况,共同商讨解决方案。经过不懈努力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:养老院承诺在六个月内一次性支付刘大爷全部拖欠工资,并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。
近年来,解放区法院始终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,尤其注重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。通过建立涉民生案件“绿色通道”,优先受理、优先调解、优先执行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速度与温度。下一步,解放区法院将持续强化司法职能,优化服务水平,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合法权益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多司法力量。
责任编辑:yys |